学习戍边精神,追随英雄足迹。2024年7月25日,3044am永利集团“疆心铸边志,管策兴疆谱”社会实践队前往新疆阿勒泰地区,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拜访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维稳戍边的马军武叔叔,致敬“最可爱的人”。
马军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1988年以来,马叔叔和他的妻子张正美先后来到这里守边、护边,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他们一守就是36年。哨所被人们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马军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新疆兵团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获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接见,高度赞扬马军武了不起。
实践队员来到哨所与马叔叔进行深度交流和沟通,听他讲属于他的故事,属于一代代戍边人的坚守。我们与马叔叔一同走过哨所的每一个地方,他说“家就是哨所,哨所就是家”,他说“在战争年代,我们拿起武器就是兵,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就拿起生产武器进行生产建设”,他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在他说这些话时的眼眸中,我们看到的是对祖国最为纯粹的爱,是将卫国戍边作为毕生之责的人生追求。
如今,“桑德克民兵哨所”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洪守土纪念馆挂满了当时抢险的照片和资料,马军武成了义务讲解员。
聆听马叔叔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进驻克孜勒乌英克的三十余年坚守历程,他们戌守着中哈边境86公里的边防线,用他们的铁血丹心、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争取了55.5平方公里的广大版图。在这里,在祖国的边境,实践队员们真实地感受这春有旱涝,夏有虫灾,秋有风沙,冬有大雪,更有远离都市难耐的地方,体会戍边英雄的坚守不易,感恩几代戍边人的生命坚守,学习军垦战士将一生贡献在巡防边境安全稳固的无怨无悔。
在位于西北边陲的“军武哨所”,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马军武及其战友们坚守国门的爱国情怀。在这里,他们如同磐石般屹立,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每一寸领土。这份忠诚与奉献,让我们动容。马军武的精神,是面对极端环境不屈不挠的坚韧,是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诠释。在这里,我们深刻体会到“有国才有家”的厚重含义,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让实践队员们坚定了未来无论身处何方,都要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我家住在路尽头 界碑就在房后头 界河边上种庄稼 边境线上牧羊牛”在祖国的边疆,在32号界碑面前,在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边上,有这样一群英雄,他们抗击洪水,他们保卫边疆,他们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放在心头,在祖国西北边境构筑了坚如磐石的国土屏障,成为“钉”在国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实践队员们将学习戍边战士“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戍边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撰稿/郭子如 陈馨仪 审核/王海啸)